描写元宵节的古诗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1、《正月十五夜》
年代: 唐 作者: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
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2、《上元夜六首》
年代: 唐 作者: 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鳷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
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幰驾青牛。
骖驔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
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
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
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
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
3、《十五夜观灯》
年代: 唐 作者: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iassIj早年。
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4、《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5、《元宵》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6、《元宵漫兴》
年代: 明 作者: 王磐
天风吹散赤城霞,散落人间作九华。
夹路星球留去马,烧空火树乱归鸦。
笙歌醉月家家酒,帘幕窥春处处花。
一派云《韶》天外迥,不知仙驭过谁家。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因正月是农历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此得名。过了今天,http://www.shifenmiao.net年就算过完了。今夜之后,请开始新一年的努力打拼,再出发!所谓“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愿你不负春光,不负努力,人安心安,花好月圆。
春节过后,正月十五元宵节便如期而至。这个奔放而又浪漫的节日,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我们不妨在看花灯、放烟花、吃元宵之余,徜徉在古诗词中,感受一下古人张灯结彩、载歌载舞闹元宵的盛况,也别有韵味。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古诗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原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原文: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施芬诗词网夜匆匆过去。
3、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原文: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4、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崔液《上元夜六首》
原文: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译文:
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哪家看见明月都不会干坐着,哪里有人家听闻有灯火闪烁不来看?
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原文: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译文:
千门,形容宫毁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如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于门”。内人,宫中歌午艺妓,入宜春院,称“内人”。著,同着,犹“有”。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大全
朱敦儒(宋代)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王守仁(明代)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刘辰翁(宋代)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卢照邻(唐代)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元好问(金朝)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姜夔(宋代)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苏味道(唐代)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张祜(唐代)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李商隐(唐代)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唐代)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李清照(宋代)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卢照邻(唐代)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崔液(唐代)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符曾(清代)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贺铸(宋代)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周邦彦(宋代)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周邦彦(宋代)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赵时春(明代)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蒋捷(宋代)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王磐(明代)
中国古代描写元宵节的诗词有哪些
一、《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宋)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译文
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快。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可不知施芬诗词网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岁的团圆夜,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二、《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宋)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三、《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唐)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注释
千门,形容宫毁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如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于门”。内人,宫中歌午艺妓,入宜春院,称“内人”。著,同着,犹“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四、《思越人紫府东风放http://www.shifenmiao.net夜时》 贺铸(宋)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译文
东风初起的京城解除宵禁之时,我伴着看貌如秾李、步生莲花的美人归去。五更的钟声响起,笙歌已散尽,月色皎皎而灯火稀疏。
香烟袅袅,梦魂恢依。天涯寒意散尽,我减下春衣。京城迢递,不知在何处,只望见稀疏冷落的银河下孤雁高飞。
五、《十五夜观灯》卢照邻(唐)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译文
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